交通部公路總局 臺灣人@路月刊 - page 6

為長期復建做好萬全準備
台21線
那瑪夏
五里埔
12座鋼橋工程淺談
/
第三區養護工程處旗山工務所 陳嘉佑鍾柏仁
僅銜接新建鋼便橋的局部引道段(約
50
100M
)並加固保護。
強化鋼橋抗洪能力融入原民文化意象
為提升
12
座鋼橋抗災能力,原則以
100
年洪患重現期距,設計水位高加
1.5
公尺出
水高,及保守取
1.5
公尺回淤量來訂定梁底
高程;下部採
1.5
公尺直徑套管式深基礎、
48
公尺長跨徑高通洪斷面橋體,及塊石保護
工,以提升鋼橋及銜接引道的抗洪強度。
21
線沿線
12
座鋼橋的塗漆,也分別採
用淺砂、孔雀藍、硃紅、彩綠、深灰及紫白
等多種色彩,不但符合當地民眾的期盼,亦
將冰冷的鋼梁構造,注入了在地多元族群原
住民色系的溫暖意象,提升文化歸屬感。
不畏天候日夜趕工協助地方蛻變新生
自莫拉克風災後,台
21
線那瑪夏至五里
埔沿線交通,每逢汛期便遭受路斷之苦,居
民經濟、生活品質及行車安全更蒙受巨大影
響。新建鋼橋施工期間,儘管歷經
7
次因颱
風或豪雨使交通中斷而施工受阻,三工處仍
秉持施工安全為先,工程品質為重的最高目
標,日夜趲趕,以期早日完工。
目前
12
座鋼橋均已完成,並於今年
5
31
日開放全線通車,除保障了用
路人行車安全,並提升那瑪夏地
區觀光效益,在地居民也真正脫
離路斷夢魘,欣添豁然開朗的幸
福感。
省道台
21
線那瑪夏至五里埔是那瑪夏居
民進出甲仙地區的唯一聯外道路,歷經
88
莫拉克颱風及
101
年的
610
水災侵襲,道路全
線柔腸寸斷,各項維生物資運送不易,山區
破碎地質徒增險峻地勢,旗山溪河床也因連
續災害而呈現沖淤不定現象。
改善交通刻不容緩先建鋼橋以為因應
莫拉克風災後,為迅速改善那瑪夏地區
對外交通,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先以
簡易鋼便橋及管涵便道做為通行之用,因為
受到山區地勢影響,河道不穩定度極高,汛
期洪患仍有造成便道中斷的可能,恐隨時危
及行車安全,遂於
101
年籌列經費
10
億元,
新建沿線
12
座鋼
橋。
鑑於該路段工
程急迫性及施工經
費受限,設計思維
是以「橋倒難修、
路坍易填」原則,
定位為長期復建前
的階段性任務,著
重於跨河的鋼橋
結構物,其兩側
21
線那瑪夏至五里埔第
10
號鋼橋
21
線那瑪夏至五里埔第
12
號鋼橋
21
線那瑪夏至五里埔第
9
號鋼橋
04
1,2,3,4,5 7,8,9,10,11,12,13,14,15,16,...20
Powered by FlippingBook